Tuesday, 1 March 2016

In the news - 哺育后代 慈母胸怀坦荡 (联合晚报)2月22日2016年 (Interview by Lianhe Wanbao on my breastfeeding journey 22 Feb 2016))




哺乳辛酸路①:被嫌奶水不足    坚持哺育早产儿
月经失调,还曾停经一年,女教师奇迹怀第二胎,虽被儿科医生指奶水不足,仍坚持哺育两公斤的早产儿。
35岁的吴恺欣是小学华文教师,自发育期就患有卵巢多胞囊综合征(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,导致月经不定、受孕困难。
尽管恺欣幸运在婚后第四个月怀第一胎,但第二胎一度遥遥无期。
曾试过停经一年的她坦言:怀上第一胎已让我谢天谢地了。我将孩子视为上帝的礼物,什么时候能收到礼物,不是我能控制的。
也因此,无论是六岁大儿子蔡责谦或三岁小儿子蔡德谦,恺欣都坚持给他们最健康的母乳,但她在过程中发觉,适应妈妈角色并不容易。
头一胎碰到的问题是涨奶。因为吸乳器昂贵,原本想等到有需要再买。没想到一出院就开始涨奶,整个乳房硬邦邦的,只能赶紧催丈夫去买。
由于母乳供应充足,她晚上每隔三小时就得醒来泵奶,一晚能供应约600毫升母乳。
但第二胎情况不同,由于小儿子早产,出生时体重仅两公斤,儿科医生的首要顾虑是增加他的体重。
恺欣忆述:医生当时对我说:你的奶量这么少,给他喝有用吗?每当我尝试哺乳,一些护士也会讲:他是早产儿,不要期望他懂得怎样吮吸。’”
她坦言,这些话令她感到很不是滋味,一度担忧母乳供应不足以增加孩子的体重。
我担心儿子体重没增加,医生会怪我太过固执,所以每次喂奶都分三个步骤。
她会将预先储备的母乳通过奶瓶喂孩子喝,再让他练习直接吮吸,最后还要泵出剩余母乳,以避免涨奶。幸好,小儿子的体重稳健上升,连医生都感到惊讶。
采访当天,我和恺欣在厨房聊天,客厅里不时传来爽朗的卡通配乐,提醒着我们,幸福来之不易。

返回职场首日  母乳量减25
产假结束回校教课,母乳供应量第一天就锐减25%。
2001年起,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哺乳调查,2011年调查结果显示,我国96%母亲在出院时以母乳喂养婴儿,其中50%完全不用奶瓶。
但过两个月后,这个比率就下降至80%,并且只有28%完全不用奶瓶。
到六个月,比率又进一步锐减到只有46%母亲继续喂母乳,只剩1%完全不用奶瓶。
共有1962名母亲通过电访接受这项调查。调查结果揭示,我国尝试哺乳的母亲人数虽多,持之以恒的却是少数。
恺欣是其中比较幸运的一位。
她透露,照顾第一胎时,她怀着紧张心情回到职场,经历母乳供应量锐减的情况。原本一次能泵出200毫升,第一天回来上课,却只能泵出150毫升。
除了供应减少外,她也面对没有适当地方泵奶的烦恼。
恺欣说:虽然我的主任很体谅,建议我使用教师休息室,但我自己也不好意思一个人占用太久。
幸好得到同事支持,除了隔桌的男同事不介意她直接在办公桌前泵奶,也有女同事帮她围起窗帘,让她在泵奶时能享有一定的隐私。
即便如此,恺欣坦言,职场压力还是影响了奶量,她最终只坚持哺乳大儿子到一岁左右。
生下二儿子后,为了与家人共享天伦,并坚持更长期的哺乳,恺欣在四个月产假之外,还请了一年无薪假。
她说:要一边工作一边撑住奶量,真的不容易。母乳实际上遵循着供应与需求的原则,一旦泵奶时间不固定,身体会误以为婴儿没有需求了,自然地减少供应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